過去的2018年,由于整體經濟增速放緩、貿易爭端出現、內需呈現疲軟態勢等因素影響,國內部分企業的發展都受到了影響,甚至出現負增長狀態。中國汽車市場也沒能幸免,在連續9年汽車產銷量位居全球第一后,增速首次出現下降的趨勢。
2019年,企業將會繼續面臨政策性產業升級與結構化調整,需要應對的挑戰依然很嚴峻。當前,包括減稅、降準等相關政策出臺,為經濟轉型提供支持。
汽車后市場的變局
汽車后市場也在進行著一場變革。盡管汽車產銷量增速出現了下降的趨勢,但中國的汽車保有量依然是一個很龐大的數據,存量增加非常巨大,是一塊很誘人的大蛋糕。隨著“取消機動車維修經營許可證”政策的出臺,流量入口爭奪的戰略下,京東、阿里、騰訊等巨頭當然不會錯過大好機會,紛紛開始布局汽車后市場。
在阿里投資康眾,騰訊高調投資途虎后,京東云配又迎來“全車件”,巨頭們通過運作自身強大的資源以及雄厚的資本實力,致力于汽配、美容、維修等領域的閉環服務鏈,打造汽車后市場的綜合服務平臺。
互聯網巨頭以及蘇寧、滴滴、瓜子等大品牌加入,讓人有種“無路可走”的窒息感。
如何能突破重圍?
群雄爭霸,其它人真的就無路可走了嗎?我們來看一組數據,據公安部權威數據顯示,2018年全國小汽車保有量首次突破2億輛,比2017年增加2085萬輛,增長11.56%。盡管前面提到國內汽車銷量增速呈下滑態勢,但銷量依然是正增長,這就意味著市場還有很大的機遇。而且,必須意識到,汽車后市場服務特征是地域性明顯,單點服務輻射范圍有限,基本上以線下為主。
同時,傳統的服務模式呈現出零散、分割的局面,全國性的品牌仍未成熟,都是試水。在成本控制、物流配送、人員管理等方面依然有很多亟待解決的問題。如何整合這個產業鏈,以創新模式運作,無疑是入局者需要首先考慮的問題。
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,關注國家政策的都知道,以“萬眾創新”為指導,國家近年來一直在大力扶持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,因此,擁有創新能力和高新技術的企業才是這場變革和時代的“寵兒”,只有緊跟時代發展的脈搏,再加上借助政策的東風,才能一路穩步前進。
在公安部公布的權威數據中,新能源汽車保有量的增長是一大亮點,2018年,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達261萬輛,全年增加107萬輛。近幾年,國家政策對環保項目有明顯的傾向性,各種支持政策紛紛出籠。從新能源汽車保有量的增長量可以知道,節能、環保、資源節約是未來發展的必然趨勢。
選擇大于努力——投資新機遇
困難和機遇是并存的,在國內整個汽車后市場,傳統線下門店體系在汽車服務市場細分領域均遇到了挑戰,門店管理及成本支出等問題始終難以完美解決,遑論開拓新領域。在互聯網思維下,圍繞汽車服務,及圍繞車主服務卻是不同的話題,后者反而是一個戰略制高點,在未來的汽車后市場,贏得用戶就是贏得巨大的商機,這就是互聯網思維的優勢了。
在汽車金融、美容、租賃、保險、洗車等汽車服務細分領域中,其中有一個剛需、高頻消費的項目為人所關注,這就是智能洗車市場。據統計,目前出現的智能洗車品牌有數十個,普遍限于某一地區布局站點。很明顯,這是一個占據流量入口的好模式,但在流量變現上仍然有待探索。
據了解,在智能洗車領域,成立于2007年車海洋已逐漸成為資本市場的寵兒,也是第一家提出“互聯網+智能洗車”模式的品牌。在剛剛結束競逐的2018大出行“獨角獸”百強榜,筆者在眾多眼熟的大牌中看到了“車海洋”。
車海洋最搶眼的項目是“互聯網+智能洗車”,通過獨創的“云+端”模式和成熟的運營經驗,實現了24小時全國聯網營業+6元均價低消費的賦利模式。其智能洗車終端、智能汽服、新零售等打造的24小時汽車智能化服務平臺,全方位整合服務的產業鏈等創新理念,為流量變現提供了渠道。截止目前,車海洋已在全國230個城市擁有超10000家洗車網點,這個市場份額在國內同類品牌中排名第一。
2019年的汽車后市場,看似重重圍困,但機遇也非常明顯。新能源車已走遍大街小巷,再不是老司機眼中的“玩具”,而是實實在在的承擔起汽車的功能了。在高速公路服務站,加油站及停車場,充電樁逐漸成為標配。新能源已經成為影響世界各國經濟的重要領域,汽車市場更是首當其沖。事實上,歐洲各國從2010年左右開始,就制定了各類野心勃勃的電動車發展規劃,在2016年,德國政府甚至已經開始討論2030年前消滅所有燃油車的法案。與所有領域一樣,風險與機遇并存,市場永遠不會消失,消失的只是舊模式。所以,在新的形勢下,尋找理想的投資標的,緊跟趨勢,尊重市場的力量,選擇真的比努力重要了。